彭新林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现如今,少时心中的星星之火已然燎原。

彭新林,1977年出生,2001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彭新林在科研与生产一线工作20年,一直从事稀土冶炼分离研发和工程化应用,主持或参加10余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并在稀土行业推广应用。

在黄小卫院士带领下合作开发了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新工艺,解决了非皂化萃取过程有机相稀土负载量小、分离能力低等关键技术难题,并负责该工艺在国内多家稀土分离企业实施,解决了成果推广过程中萃取三相物控制、设备集成与自控等工程问题,从源头消除了稀土分离提纯过程中氨氮废水污染。

他与团队成员合作开展稀土绿色冶炼分离新技术研发,攻克了碳酸氢镁法分离提纯稀土新工艺应用技术与设备难点,先后在国内4家大型稀土企业的应用推广,实现水、镁、二氧化碳等物料循环利用,从源头解决了稀土分离提纯过程的高盐废水排放难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湖北云梦,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彭新林出生在这里,兄弟三人排行老二。父母没什么手艺,都是勤恳本分的农民,家里4亩旱地维持全家6口人生计。但就是这样的环境让彭新林更加懂得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比哥哥小5岁的他勤奋好学,在哥哥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和他一起看小学课本,就这样,在哥哥的潜移默化下,认识了不少汉字和简单的计算。6岁的时候,他学会了用杆秤称重,于是,家里提得起来的鞋子、凳子、篮子等他全部称了个遍,高一点的椅子提不起来,他就站在凳子上称。跟随父亲上街卖蔬菜的时候,他总是可以准确的称重并算出钱数。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总相亲,小学时期每天放学之后,一边放牛一边在河边的草地上盘腿写作业是他最快乐惬意的时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待到初中时期,彭新林到小镇念书,学校住宿条件十分简陋,没有正式宿舍,刚开学时就在水泥地上打地铺。有些学生在晚自习后,把几个课桌拼在一起,铺上褥子就是床。改革开放南方沿海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的打工者,天气转凉,很多同学便辍学外出打工。艰苦的学习环境并没有使他垂头丧气,反而如饥似渴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寻找自己心中的梦想。初三开始学习化学,这是一个能用微观科学解释宏观现象的课程,深深的吸引了他。刚知道腐殖质能产生甲烷气,他便硬是割了一堆青草、和牛粪压在水塘边的泥巴里,等过20多天后,再用棍子捣底泥,扣个瓶子在上面,靠一个一个的气泡挤出玻璃瓶中的水,待瓶中充满气体,在水面略微倾斜瓶口,一点火便看到了火焰扑的一下,这是他自己动手做的第一个化学实验,这个小实验也彻底点燃了他心中化学的火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1997年彭新林考入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学习。在读期间,他长奔波于图书馆与教室两点一线间。因始终对化学有着强烈的兴趣,刚到大三他便跟老师申请下室做实验助理。实验室生活在他人看来可能枯燥无味,但于他而言却甘之如饴。流态化床催化周期较长,需要经常熬通宵,且还要面对试验失败的可能性。几个研究生师兄与他夙兴夜寐,在经历数次失败后,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顺利完成了试验,改善了催化剂性能。实验助理的经历,他深切感受到了科研人的执着精神,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从事科研工作的梦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01年,彭新林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该院是首批科研院所转制企业,下属公司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整体转制成立。他被分配入精细化工事业部工作,这里是我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的发源地之一,有多位业界知名专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张国成院士为代表的第一代有研稀土人,历经多年研究,由锌粉还原碱度法到电解氧化还原,获得高纯氧化铕规模化制备,为彩电荧光材料的国产化做出了突出贡献。70年代,针对包头混合型稀土矿,不断创新发展,实现了三次大的突破,开创了三代酸法处理包头稀土矿新工艺并实现连续大规模生产,解决了世界最大轻稀土资源-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矿的冶炼难题,一举使我国稀土年产量上升到世界第一,确立了我国稀土工业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

彭新林进入有研稀土工作后,刻苦钻研,继续在本院攻读了硕士学位,师从李红卫教授、黄小卫教授。此时,中国的稀土原料供应量已达到了全球95%,国内形成了包头型混合稀土矿、四川氟碳铈矿、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三大冶炼分离基地。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但生态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更是因环境问题将经济发展推到了岔路口。许多原有的工业生产工艺需要改进,稀土分离行业最为典型的就是,采用氨水皂化有机相带来大量氨氮废水污染问题。有研稀土人与时俱进,历经多年创新研究,自主开发成功非皂化分离稀土新技术,采用P204+P507的混合萃取体系,实现硫酸稀土的一步转型和分组,适用于北方稀土矿硫酸浸出液处理。以水相酸度平衡和梯级浓度法获得高负载有机相进而萃取分离稀土,解决了非皂化萃取过程有机相稀土负载量小、分离能力低等关键技术难题。新工艺由源头控制减排,避免了稀土分离提纯过程中氨氮废水污染。2005年,彭新林作为研究团队的核心骨干力量,在山西琐簧稀土厂实施P204-P507协同萃取体系分组硫酸稀土及转型技术,2006年在甘肃稀土公司首次将协同萃取体系应用硫酸体系分组,随后在国内四家稀土企业进行了P507-HCl体系非皂化萃取分离工艺技术推广,每年可减少氨氮废水排放上百万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推动稀土行业节能减排,实现清洁生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008年,由于技术推广需要,彭新林被派驻到子公司江苏国盛稀土有限公司开展工作,一呆就是5年。5年里,他由一名技术人员成长为生产管理者,在随后稀土行业环保整治过程中,他带领企业攻坚克难,高效顺利完成了萃取分离技术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3年,公司承担了中铝集团江苏国盛稀土有限公司异地搬迁升级改造的技术提供方业务。为发展革命老区经济,及工厂向资源靠拢,新的厂址选在广西崇左。崇左是个很年轻的市,在2003年才由南宁地区分出单独设地级市,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后发展地区进行工业开发,必需站在前瞻性的高度,不能给后续发展留下桎梏。彭新林和团队一起,研讨广西崇左稀土资源的特点,分析国内外稀土分离技术发展前锋,采用本团队自主开发碳酸氢镁法分离提纯稀土新工艺,基于“源头消减、高效清洁、物料循环”的绿色清洁开发利用新理念,以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廉价钙镁矿物,以及循环回用的氯化镁和 CO2气体为原料,连续碳化制备出纯净的碳酸氢镁溶液,用于皂化萃取分离稀土;同时,采用模糊萃取技术,利用轻稀土的负载有机进行中重稀土分离,大幅降低酸碱消耗。该项目自2013年开工建设,2020年已完成两期合计5500吨/年建设,完成离子型稀土矿所含稀土元素全分离,成为当前国内产能最大的南方稀土矿分离企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近年来,彭新林正与团队人员一起开发离子型稀土矿绿色高效提取新技术,以镁盐及其复合盐代替传统的硫酸铵浸矿,低浓度稀土浸出液离心萃取富集代替传统的碳酸氢氨沉淀工艺,从源头消除了矿山氨氮污染和放射性废渣污染。该技术的实施,将推动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稀土行业的产业竞争力。

循着未来发展目标,我们听到鹤鸣声声远,看到朝阳步步高。彭新林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现如今,少时心中的星星之火已然燎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之际,彭新林将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我国稀土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