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设立的杰出工程师奖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在第四届候选人进入公示阶段之际,《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对基金会理事长陈曦进行了专访。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一批批无名的工程师撑起了泱泱华夏的脊梁。而旨在对他们进行表彰奖励、由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设立的杰出工程师奖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在第四届候选人进入公示阶段之际,《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对基金会理事长陈曦进行了专访。

 

基金会理事长陈曦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

古往今来,人类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的工程科技成果。在华夏大地上,从雄伟的都江堰到壮阔的三峡,从两弹一星嫦娥奔月,从京张铁路落成到高铁复兴号的鸣笛,历史长卷中的每个璀璨瞬间都是无数劳动与智慧的凝结。这些辉煌的背后无不镌刻着一个名字——工程师。但实际上,这个群体一直鲜为人知,他们的名字长期消隐于工程成果之下。

基于这一现实,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于2011年发起并设立了杰出工程师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工程师命名,面向国家生产和建设领域、涵盖面最广、最具权威性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奖项。作为大力促成这一奖项设立并逐年扩大其影响力的推动者、亲历者、见证者,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陈曦日前在京接受了《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的专访,讲述了这些年工作背后的艰辛。

光阴的故事:从教育工作者到科技公益事业开路人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是目前科技部主管的唯一一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科基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在丁石孙、朱光亚、师昌绪、杨振宁、陈省身、丁肇中等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共同倡议下,经国务院朱镕基、李岚清、温家宝等主要领导同志批示正式成立。

陈曦理事长向记者忆起接手科基会的因由,她将其概括为责任和使命”——“不辜负领导及老一代科学家的重托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 陈曦

陈曦曾先后在教育部、北京科技大学任职,一直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陈曦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命运的中途走上科技公益的开拓之路。成为科基会的掌舵人不仅意味着职业生涯的骤然转折,也昭告了无数未知挑战的接踵而至。

2012年,上任伊始的陈曦就面临着影响科基会生存发展的两大难题:

  • 其一,由于历史原因科基会未能获得完整和完善的公益组织证照和证件;
  • 其二,科基会没有国家财政拨款,自收自支,经费来源全部依靠社会募集。

 陈曦回忆,当时科基会的营业执照已经8年未办理年检,整个组织都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合法合规的问题。在时任理事长白克明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陈曦和理事会其他成员的多方努力,科基会按民政部相关法律规定,完成了科基会法人、原始基金及办公住所信息的变更登记,完成了科基会负责人、理事及监事的备案工作,完成了科基会《章程》的重新核准,换发了科基会法人登记证等证照。

将科基会拉回正轨后,经费问题在这个百废待兴的平台愈发凸显。如何向社会募集资金进而开展工作成为陈曦必须直面的现实。与其他公益事业有所区别的是,科技公益本身有其特殊性。陈曦提到,不同于以扶贫、助学、帮困为内容的公益事业,科技公益相对来说离老百姓的生活比较远,不容易引起民众朴素的情感,所以众筹基本是不可行的。科技公益所能寻求帮助的对象基本是有情怀、有实力的大型企业等组织。

筹款本身对陈曦而言,不仅是前所未有的工作内容,还需要在角色定位上进行重建。在之前的工作岗位上,陈曦的角色是领导者、教育者、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学者专家,而在当下的工作角色里,她要从助人者变成求助者,要不断面对外界的质疑和不理解,要一次次地将科技公益的理念进行输出,个中辛苦可想而知。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陈曦笑言,适应就是一个弯下身来的过程。在她俯下身来做事的时光中,科基会也在探索中寻到了真正的航向,为中国科技公益事业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之路。杰出工程师奖正是在科基会逐步迈向成熟时应运而生的。

坚持的信念:为共和国的脊梁冠以荣光

攻坚克难,屡创举世奇迹;披坚执锐,铸就兴邦基石。他们为了大国崛起砥砺前行,他们为了强国梦想而探索攀登。他们追随使命的召唤,无悔风餐露宿;他们为了美好生活,所以风雨兼程。琴心剑胆,赤子情怀,他们就是国家的脊梁——中国杰出工程师。

陈曦介绍,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的三大使命是奖励突出贡献者、推进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国内国际科技交流杰出工程师奖的设立初衷就是为了对我国科技奖励结构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填补这一领域个人类科技奖项的不足。

这一奖项在2011年由师昌绪等52名院士科学家联名提出建议,到2014年成功举办第一届评选活动,历时三年。在此期间,陈曦为推动这一奖项的落实付出了长久的努力。之所以将这项工作视为重中之重,陈曦认为,在推进科技公益事业的进程里,一定要追求卓越。之所以要聚焦工程师,陈曦说道: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无数工程师在国家建设中付出了卓绝的努力。同时中国的工程师精神令人感动,值得弘扬。

陈曦理事长在会场

对“工程师精神”,陈曦做了进一步解释。她说:“工程师和科学家还是有所区别的。可以说工程师既是科学家又是实施者,他们要将科学理论真正付诸实践。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家允许失败,但工程师不允许失败。工程师在科研中当然可以试错,但到了真正实施的环节是不允许失败的。举例来说,造一座桥,如果失败了,桥就塌了。修一架飞机,如果失败了,飞机就坠落了。”

陈曦提到,正是因为如此,工程师业界都将“责任”视为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全中国5000万工程师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国家技术进步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也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下的集中体现。

“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设立“杰出工程师奖”也正是为了通过这一表彰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功绩以及他们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所付出的力量。提及此,陈曦回忆起了一个令她非常感动的细节。

事情发生在2019年初,人民大会堂,即第三届“杰出工程师奖”颁奖现场。当时,科基会邀请了所有获奖者的家人和同事到场,见证颁奖时刻。其中一位获奖者上台致辞时,观众席中有个小孩子高喊了一声“爸爸”。翌日,这名杰出工程师对陈曦说起此事:“这么多年来我为了工作早出晚归,很多时候家人并不理解。直到昨晚,家人们开始明白我这些年来都在做什么。我家小孩还告诉我,将来他也要成为工程师。”

陈曦对此感慨万千,一瞬间仿佛多年艰辛都有了报偿。教育事业出身的陈曦非常明晰榜样的作用,只有让更多的工程师被看见,让他们的工作被关注,才能让更多人能致力于成为国之砥柱。真正的英雄,真正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值得被看见。

从2014年开始,“杰出工程师奖”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260余名杰出工程师获此殊荣。获奖者分布在7大行业及17个技术领域,其中16位被成功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了中国5000万工程技术人员在各自领域的最高水平。随着评选影响力的扩大,“杰出工程师奖”已经成为国内工程师业界首屈一指的综合性大奖。

远路的梦想:推进集成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

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专家委员会2014年设立了“杰出工程师委员会”,目前拥有近80名院士及500余名在科学、技术、文化及艺术等领域的专家顾问团队,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综合交流合作平台,具有极大的集成创新、领域融合和协同发展优势。

“我们做的所有工作,最终都是为专家搭建一个跨行业、跨领域、多学科交流的平台,推动实现集成创新。”临近采访尾声,陈曦提到了科基会的目标。

提出这一愿景是基于陈曦对于我国科技产业的洞察。“现有的科技创新成果中,完全原创的比较少,改进改良的比较多。这一现状也造成了不少‘卡脖子’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对此,钢铁冶金专家徐匡迪的话给了陈曦很大启发。徐匡迪曾提到,创新的顶峰是颠覆性技术。颠覆性技术有两个共性,一是对科学原理的创新性应用,二是跨学科、跨领域的集成创新。

陈曦说,我国科技产业目前在管理中条框还比较多,不同学科间的壁垒还是相对分明。包括两院院士也是分学部活动的,专家们缺乏真正跨行业、跨领域的交流平台。客观来说,很多技术和项目并不是依靠单一学科就能解决的,多学科的融合交叉对于解决现有瓶颈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杰出工程师奖”评选结束后,科基会又组织这些获奖者组成了“杰出工程师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不分学科和行业的,是按区域的来进行活动。”陈曦介绍。

在和众多专家的交流过程中,陈曦发现,这种方式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她提到了一个典型个例:“有位杰工专精矿山智能化开采技术,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那就是机器到了矿井深处后继续往前推进时会出现信号中断的状况。将这一困扰发布到交流群中后,有位通信领域的专家马上提出了解决方案。”集成创新的能量由此可见一斑。

陈曦有个希望:“在我们打造的平台上,专家们可以常做这样的交流和研究,未来争取在一些关键技术和重要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结语

于峭壁深壑中筑起长城万里,那是我们创造的过往;

于日月轮转间安寝于广厦万间,这是我们生活的当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一批批无名的工程师撑起了我们泱泱华夏的脊梁。

如今,在这条路上,也有许多如陈曦这样无畏投身于科技公益的人们,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下他们的名姓,佐以盛世的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