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工作多年,张学记始终在做三件事:一是培养人才;二是开展研究;三是把研究转化为成果,服务社会。

作为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在科研领域享有世界声誉,他也是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和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顶尖科学家。

他一直坚持,科研既要“顶天”,又要“立地”,要让“产学研”完美融合,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同步发展。

最好的团队

在科研成果汇报时,他首先提到的总是自己的团队,并引以为傲。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研究、一流的管理,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人才。”张学记说。多年来,他一直在积极地引进人才,也在不断地培养人才,打造一个“最好的团队”。

张学记直率地说:“我们要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心,综合型骨干输送基地,理论与技术原创中心,国际与国内交流基地,高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特色型企业孵化基地。”

目前,他的团队包括师生、员工,总人数超过千人,横跨多所科研院所,拥有自己的创业投资基金和两个高科技企业孵化园及海外创新中心,并参与多家创新型高科技企业。

张学记非常注重培养团队中的年轻人,定期组织研讨和学术汇报,鼓励师生开展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对于自己的团队成员,张学记看重三个方面,一是兴趣驱动,二是需求牵引,三是抗压能力。“如果一个人既没有兴趣,也没有压力,还看不到需求,那就没法做科研,没有动力去创新。”张学记指出。

在他看来,兴趣是第一位的。他大学本科的专业是化学,博士研究生期间专攻方向为传感器,这一选择背后的强大动力便是兴趣。他在博士期间研发的纳米传感器就获得了“中国大学生应用科技发明大奖赛”特等奖。

走出国门进行博士后研究之后,他成为一家精密仪器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并一路做到公司高级副总裁。但也正是因为对科研的兴趣,他放弃了这份高薪工作,2009年作为特聘教授引进人才回国,到北京科技大学组建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研究中心。

10年之后,张学记再出发,担任深圳大学副校长,同时在深圳组建智能生物传感研究团队,并推动相关传感技术产业化。

深耕智能传感器

多年来,张学记一直在传感领域深耕,他率先提出了“智能生物传感”,自主研发生物传感芯片,并建立了中国国内首家智能生物传感平台。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它能感受到被测物的信息,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等可读的形式。张学记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传感器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诊断与健康监测、资源探测、环境保护、应急处突、深空探测等。

“未来世界是个充满传感器的世界。”张学记说。比如,能自动识别主人的智能房屋、能自动调节温度的智能衣服、能自动记录压力与车流量的智能公路、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等都需要智能传感器。

其中,生物传感器就是对生物样品的识别,比如人的血液、汗液中,都蕴藏了健康信息,生物传感器要读出这些信息。生物传感器在健康领域可应用于疾病诊断、健康监测等,它与医疗结合可节省医疗费用,提升愈后效果。

智能生物传感器还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帮助残障人士实现身体功能,这是现实的需求,也是张学记的科研动力之一。

张学记集中研究智能传感,将看不见的人体生理特征转换为看得见的物理、化学信号。“智能传感未来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我们从智能传感打造数字生命,最终使人类走向元宇宙。元宇宙的基础,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没有传感器,我们所有的大数据、所有的智慧社会、所有‘人工智能’都不复存在。”

在他看来,生物智能传感可以实现数字生命转化,以人体物联网设备为入口收集的人体重要、长期、实时数据将作为数字人的数据基础,助人类实现数字永生。

从“书架”到“货架”

智慧医疗、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热门行业都离不开智能传感,市场空间巨大。张学记一直强调,科研成果要既能上“书架”,也能上“货架”。在产学研的转化方面,他一直身体力行。

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协同,张学记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打造了智能传感原创技术研发应用与成果产业化体系,形成智能传感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智能传感原创核心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体系。

他及其团队发明设计的多个传感器产品已经进入市场,并且深受欢迎。比如,北京冬奥会用的“智能体温监测系统”便是由张学记和他的团队设计,应用了智能传感技术,能24小时连续测量人体体温,并进行云端数据同步管理,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张学记的团队设计了智能心电衣,可以记录、分析医疗用心电数据。这个产品配套心护士云平台(AI)、心护士医生APP、专业分析软件平台等,为心脏病患者及高风险人群保驾护航。

比如,有的医院让心脏手术患者出院后连续使用心电衣一年,发现有患者心电恶性特征,及时通知回院治疗,降低了死亡率和复发率。有的地方为居家老人配备心电衣,预警了多起心梗风险,家属也可以远程了解老人状况。

张学记认为,深度布局智能传感创新产业,构建智能传感创新生态链,有利于加快各类创新要素向光明区汇聚,促进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等产业发展,形成未来新兴产业聚集。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罗燕)

(注:张学记院士为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