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庆军,武汉理工大学产学研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混凝土》编委会委员、《隧道建设》编委会委员、美国混凝土协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委员、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膨胀混凝土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沥青混凝土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丁庆军是为数不多的工作“多面手”,具备多种职业身份。作为一名道路桥梁工程师,他奔波于祖国山河之间,将建设技术铸就在中华大地之上。他兢兢业业三十余载,在大跨度拱桥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低温升抗裂大体积混凝土、钢桥面与混凝土桥面铺装材料和轻质高韧性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技术等方面颇有造诣,承担工程技术开发应用项目100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港珠澳大桥、虎门二桥、四川大渡河大桥、巫山长江大桥等200余座大跨径桥梁建设。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令人折服,长期从事高性能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组成、结构与性能,以及严酷环境下混凝土微结构形成、演变及其性能退化机理的研究。他先后主持10余项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国家级科研奖励4项、省部级奖励数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1项,国家软件著作权授权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被 SCI、EI 收录80余篇,著作1部。作为一名高校教授,他始终不忘传道受业解惑的天职,职业生涯内共计培养硕士和博士分别约110和20名,他的学生中既包括建筑行业技术领军人,也有同他一样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的教师。他深知一个人始终是沧海一粟,唯有培养出更多杰出的接班人,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才能实现祖国建筑事业的繁荣。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上世纪80年代,背负着沉重的行囊,丁庆军第一次从山东梁山农村走出来,到武汉读书。年轻的他心里充满了抱负,觉得一定要在大学里学有所成,用知识来回报家国。他坚信“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在那个资讯欠发达的时代,图书馆成了汲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在求学时期,他将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因为他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唯有脚踏实地的积累知识,才能更大的激发智慧和潜能,在专业领域有所突破。而此刻,他还缺少一个具体的人生规划。

在一次外埠调研的活动中,他经过武汉长江大桥,八座硕大的江心墩撑起的桥梁足足横跨了近2000米长的江面,他为眼前的宏伟建筑震撼,同时也引起了他对于桥梁的兴趣。回学校后,他开始查阅武汉长江大桥的相关资料。他了解到,建国前长江和汉江两条天堑将武汉三镇分割开来,武昌、汉口和汉阳之间的交通仅能依靠渡船,地域上的分隔阻碍了交通和信息的传播,也阻碍武汉的经济发展。而如今“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及后续跨江桥梁的建成,将武汉三镇合为一个整体,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发展和经济的腾飞。由此他认识到“交通是经济的命脉,桥梁是交通的基础”。而彼时的中国仅仅开始了桥梁建设的“最先一公里”,先进的桥梁尚集中建设在武汉等国内一线城市,四川和云贵等不发达地区反而尚未开展交通基础建设开发。通过深入的调研,他发现四川和云贵等地区交通建设并非仅仅是经济问题,还存在技术难题。山区建设跨山桥梁面临着原材料运输不便(倾向于就地取材)、施工难度大和服役环境严酷(山区地震和泥石流频发)等多重难题,需从根本上变革建造跨山桥梁的材料制备和结构设计技术。

怀着对祖国交通建设的满腔热忱,他下定决心来钻研桥梁相关技术,他愿勇做“有新改革、上新水平”的开拓者,勇做“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的实干家。“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也是丁庆军等那一代知识分子最初十年走过的道路的遥相呼应。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早期西川山区建造钢管拱桥时经常会遇到技术难题,当时丁庆军作为技术专家经常会参与桥梁建设项目的技术咨询会。在某个专家会场,他听闻施工又遇到了混凝土堵泵的难题,决定到现场一探究竟。当天丁庆军便与施工队伍联系好到达施工现场。山间冬日的清晨,伴随着嘈杂的机械声,工人大声喊道:“混凝土又堵在钢管里了”!“我联系泵车操作工立刻泄压,二号班组准备卸载并清理钢管,三号班组准备安装备用钢管”。现场负责人急忙吩咐指令。看着眼前的画面,丁庆军的脑海中构思出一幅幅混凝土拌合物在钢管内流动的画面,借助着书本上学习到的混凝土学和流体力学的知识,他努力思考着施工时钢管堵塞的原因。思索一段时间后,他指挥现场队伍重新调整了混凝土的配合比,还对钢管的灌注工艺进行了调整,解决了现场的难题。

另一次施工过程中,钢管频繁出现脱空。“报告,超声波检测结果表明钢管内部有空隙”,检测人员向负责人汇报道。“不可能,施工的时候我在现场,亲眼见到混凝土从管顶溢出来了,明明填充满了,麻烦再检测一次!”负责人回答道。然而,第二次检测还是同样的结果。“把钢管切开看看,我保证我们没有偷工减料。”钢管切开后的结果还是让现场人员大吃一惊,钢管内部有一大块空隙。在项目组人员正在为此发愁的时候,丁庆军又凭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他向现场人员解释,钢管内部出现空隙并非施工人员没有灌满,而是由混凝土自身水化收缩和硬化前气泡浮出综合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按照他的指导,现场人员重新调整了混凝土拌合性能和施工工艺,完美地解决了钢管脱空难题。

一次次的现场调研和指导后,丁庆军将各项技术归改进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大跨度拱桥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技术,解决了大跨钢管拱桥施工过程中一系列材料和工艺难题,凭此技术他也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了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仅为丁庆军工程师职业生涯中研发的多项施工工程技术之一。凭借着多年的技术积累,他在大跨度拱桥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低温升抗裂大体积混凝土、钢桥面与混凝土桥面铺装材料和轻质高韧性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技术等均取得了耀眼的成就,其中每一套技术的形成都是一段脍炙人口的篇章。

 

硕果累累,桃李芬芳

除了作为一名杰出的工程师外,丁庆军还是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和大学教授。在承担了一系列的桥梁混凝土设计工程之后,他意识到虽然从技术层面可以解决很多工程问题,但是部分混凝土材料的服役问题来似乎来自于材料自身的“基因缺陷”。例如海洋或者西部盐湖环境下的混凝土材料长寿命设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基因改造”,必须将材料的研究尺度从宏观延伸到微观、纳观层次。在与孙伟院士、缪昌文院士、郑皆连院士和欧阳世翕教授等国内顶级专家讨论后,丁庆军受到启发,决定开始混凝土材料微结构调控的研究,以开发出新一代环境友好、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凭借着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丁庆军作为负责人,先后在李宗津教授和缪昌文院士的科研队伍中承担“973”计划中的“现代混凝土胶凝浆体微结构形成机理”和“严酷环境下长寿命混凝土材料微结构形成与调控”两个子课题研究。

“科研最重要的是积累和思考”,这是丁庆军对学生耳提命面的教诲,也是他本人一直坚守的信条。在承担“973”计划项目时,纳米尺度的混凝土材料研究领域对课题组来说算是一个新方向。在面临挑战的情况下,他依靠多年来解决工程问题的经验准确的把握了研究思路,为了制定可行实验方案,他组织学生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每周的组会讨论,他和都会和学生讨论到深夜。若是出差在外,他就会通过电话会议和学生探讨问题。项目执行过程中,从仪器采购、实验设计到实验操作,丁庆军基本都亲自参与并给予在场学生指导。工作之外,他也会给学生教授他的人身经验和处事态度,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整个团队十年如一日般努力,最终促成了 “973”计划项目圆满结题,同时也培养了十数名具有扎实科研基础年轻科研工作者。从教至今,丁庆军教授共计培养上百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既有建筑行业技术领军人才,也有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的高校教师,为祖国建材行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了丰富的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