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晶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坚持技术创新为产业服务的工作目标,将科研成果落地在大地上。

刘立晶,女,1976年出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外聘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播种机械化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

刘立晶长期致力于保护性耕作技术和关键装备研究、设计与开发工作,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理论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她曾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863计划 、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行业科技专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等多项科研课题。其中:“玉米田间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获中国机械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系列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获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2BMG-24免耕施肥播种机”获“神华杯”第二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优秀奖,“2BMG-18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获中国机械联合会2007年科技进步三等奖;曾获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五佳青年”、国机集团文明职工等称号。

注重培养良好品德为人生道路奠基

庆安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的松嫩平原小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地带,属呼兰河流域中上游,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享有“中国绿色食品之乡”的美誉。1976年,刘立晶出生于庆安县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乡镇里的人民教师。刘立晶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但父母没有过于宠溺,培养她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积极向上,勤奋好学,谦虚有礼的品格。这也使她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一个人的良好道德习惯,大多是从小养成的。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农村每个家庭里通常会饲养一两头猪。因为父母是双职工,没有时间喂养这些猪,所以每天中午给猪喂食的任务就交给了还未上学的小刘立晶身上。提着重重的猪食桶去喂猪,这对于瘦瘦小小,不过五、六岁的她来说不仅是一种对她的考验,更是对她未来生活的磨炼。无论是严寒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她每次都照做不误,从无怨言。每当父母回忆起这些事情,眼中都充满着疼爱。但也正是这些日常,培养了刘立晶吃苦耐劳的品格。

在刘立晶身上,还有一件事情,印证了她善良的品德。在她上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实践活动。在步行路过一段泥土路的时候,因为春初冰雪融化,路面坑坑洼洼满是泥水,所以走路很费劲。这时路边不知谁家的一名约四五岁的小朋友鞋子陷在了泥里,站在那里哭泣,刘立晶闻声赶过去,看着那小朋友伤心的样子,她于心不忍,便帮助小朋友拔出鞋、清理干净、穿好鞋,再把小朋友抱到干净的路面上。当时班主任老师看到这一情景,夸赞她有爱心,不嫌弃小朋友身上脏。了解刘立晶的亲朋好友都说,这姑娘今天取得的成绩与从小良好习惯与品格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正视曲折,认真对待人生每一步

在大学报考志愿还需选择是否服从调剂的年代,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她填写大学第一志愿选择了“房地产经济管理”。在对于报考志愿填“是”与“否”的选择时,经过与有经验的老师咨询,最终选择了“是”。就因为这个选择,在当年高考录取结果发布的时候,刘立晶被黑龙江商学院(现为哈尔滨商业大学)机械系的包装工程专业录取。从第一志愿偏文科的专业,调剂到了工科专业,这也是对人生道路有影响的第一次小曲折。刘立晶说,她本来性格偏内向,不善于和人打交道,正好这个专业适合她,而且机械系是学校唯一具有硕士点的系,有利于继续深造。虽然这么说,但大家都能看出她的遗憾。怕父母担心自己,刘立晶当时这样宽慰父母,也是宽慰自己。当然她以后的道路确实如自己所说,从迈入大学的那一刻,就为日后读完博士学位做好了铺垫。

走进大学的校门,是一个女孩子第一次从县城来到省城,也是独立生活的开端。在电话还未普及的年代,与父母的沟通主要是通过邮寄书信。她永远不会忘记,爸爸写给她的第一封信里说过:“好儿女志在四方,走进大学,要独立生活,处理各种事情,包括对金钱的支配”。读着父亲的来信,刚刚离开家门的刘立晶眼睛湿润了。她知道,作为女孩子,爸爸妈妈虽然千般不舍万般惦念,但在字里行间蕴含着父母对自己的希望。从日后学习和工作的表现看,她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大学四年每年都获得一等奖学金,以“黑龙江省三好学生”的称号,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并成为当年全系(相当于现在的学院)唯一一位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在即将硕士毕业的时候,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还是选择就业工作,再次成为了一个很难的选择。因为受学俄语(高考为俄语考生)的影响,她选择了可以招收俄语考生的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但是,事与愿违,最终她又一次通过调剂而进入了中国农业大学保护性耕作研究团队,从此与农机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后,刘立晶经常说,别人都是通过学业跳出农门,而她却在最后一脚迈进农门。她说这句话的时候,不是懊悔,而是自豪。

 

16年扎根黑土地,多项创新成果推动我国农机现代化产业技术进步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堡垒。刘立晶针对东北地区的小麦、玉米两大主粮保护性耕作种植的特殊需求,研制出多项国内首台套先进农机装备,打破国外技术与产品的垄断。其中研制的大型小麦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实现我国该机型零的突破;研制的首台套气流输送式播种机械,推动着我国迈进国际先进播种机械技术行列;研制的首台套小麦大直面圆盘式免耕开沟器、玉米高速精密圆盘切茬防堵免耕播种单体、气流输送式排种肥系统等核心部件,实现了批量应用,解决规模化免耕播种“无机可用”、生产效率低等现实问题;上述成果为落实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国家战略,推动农业耕作制度革命和农机现代化产业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

为了了解进口装备的制作工艺,她多次带领团队在零下20多度严寒天气里现场研讨;为了了解进口播种机在我国的使用、作业性能等情况,在北方低温寒冷、风沙漫天的播种季节跟踪调研;为了试验自主研发的播种机性能,无数次从不见日出时出门,到日落不见五指时返回住地,晚上还需要进行总结。这一次次的实践都为团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日后取得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指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引领我国农机行业发展方向

作为土壤植物机器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负责人,刘立晶带领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国家级专业研究院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针对农机核心零部件性能评价受农时、季节限制的“瓶颈问题”,研制出“排种器性能测试系统”,将四季农时与不同的耕作环境“锁在”多环境耦合因素评价实验室中,大大缩短先进核心部件的研发周期。近年她和团队先后成功研发出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玉米高速免耕精密播种成套技术与装备和高速气流输送式排种、排肥成套技术与装备,引领着国内农机行业发展的方向。

还记得当年设计“排种器性能测试系统”时,刘立晶的儿子正好出生。在图纸设计正紧张时期,儿子不到半岁还在哺乳期,尤其是晚上需要妈妈哄着入睡,这也使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为了赶图纸,她总是把儿子哄睡后加班到深夜。苦心人,天不负,通过不断的努力,刘立晶终于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出了先进适用的试验台架。该台架除了为产品研发使用外,还为国家培养出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刘立晶并未表现出很辛苦的样子,而是觉得这只是属于自己的份内工作。她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默默工作着。正是这份平凡,才更显出她精神的可贵!

 

践行技术创新服务产业需求,成果工程应用取得效益显著

刘立晶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坚持技术创新为产业服务的工作目标,将科研成果落地在大地上。截止至当前,其创新成果80%转化为工程应用,累积服务农耕面积超过5500万亩,农业收入直接增加达45亿元,化肥利用率提高15.2%以上,为我国农业产业的绿色发展,农机技术的现代化和我国东北“黑土地”的保护性耕作做出巨大贡献。

每一项研发成果在田野里驰骋,为农民带来丰硕的收获。看到农民伯伯发自内心的憨实笑容,刘立晶更觉得作为农机人,任重而道远。她暗自下定决心,无论未来研发道路是风和景明,还是淫雨霏霏,都将无怨无悔,为之奋斗!

一直记得,在高考前夕,刘立晶的班主任勉励同学们“耐得住寂寞的人终究不寂寞”。她沉心静气,在工厂的钢铁交响乐和田间的农机轰鸣声中穿行,享受着农机具在农田里耕耘、播种散发出的泥土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