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树荣看起来既低调又谦逊,作为一个大学毕业后就来到长沙工作的江苏人,骨子里早就渗透了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性格,再加上江浙人独有的精明强干,博采众长地为他作为科研型、学者型企业管理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冯树荣,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咨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水能资源利用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碾压混凝土筑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抽水蓄能工程分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

他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家百千万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潘家铮奖(个人成就奖)、钱正英水利水电科技创新奖(个人成就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诸多荣誉。

作为工程设计总工程师,他全面主持勘测设计研究的龙滩水电站工程,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于2007年获评国际大坝委员会“国际碾压混凝土筑坝里程碑工程”;于2013年获得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百年重大土木工程项目优秀奖”,该奖项针对全球近百年的重大工程进行评选,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仅三峡和龙滩工程获此殊荣。

作为主管院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他负责的乌江渡水电站扩建工程、凤滩水电站扩机工程、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潘口水电站和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成果居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多次获得湖南省或水电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作为技术负责人,他负责设计完成的黄岛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工程获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作为课题负责人,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设计一等奖20余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8项,编撰出版科技专著6部,主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项,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65篇。其中,“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关键技术”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高重力坝地基深厚软弱破碎岩体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5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复杂环境高坝大功率泄洪新型消能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8年度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9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工程”获得2022年度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排名第一。

 

一、勇立潮头智慧思辨的管理者

冯树荣看起来既低调又谦逊,作为一个大学毕业后就来到长沙工作的江苏人,骨子里早就渗透了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性格,再加上江浙人独有的精明强干,博采众长地为他作为科研型、学者型企业管理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12年7月开始至今,他先后担任中南院院长、总经理、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董事长。十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中南院的营业收入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水电业务稳步发展,新能源业务规模持续突破,水环境治理及土壤修复业务较快增长并形成品牌效应,城乡建设及新兴业务持续发力并取得差异化突破;业务结构不断调整和发展,面向智慧工程和智慧城市,可提供规划、勘察、设计、建造、投资、运营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

他统筹制定了“三主多元、四维一体、数字赋能”的企业发展战略部署,逐步将中南院打造成为以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城乡建设为三大主业,以绿色砂石、土壤治理、地下工程等为特色优势业务,具备工程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平台研发核心能力的国际性工程公司。形成了国内西部、北方、华东、华中、华南五大区域市场和亚太、欧亚、中东北非、南部非洲及美洲五大海外区域市场;获得了设计、勘察、监理、咨询“四综甲”资质,企业保持稳健可持续发展态势。

在公司治理方面,中南院成功入选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完成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管理提升清单任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他一方面通过对院内部管理层级的调整和管理机构、业务生产机构的增设和裁撤实现机构精简、运转灵活,另一方面则通过管理的制度化和标准化让业务流程得以梳理,大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建立健全总承包管理体系、投资运营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质量管理、风控及合规体系建设,优化战略、人力、财务、经营等职能管理体系,形成“6大管理线条、38个管理模块、400个单项标准”的标准体系。

 

二、勤德修身潜心钻研的技术专家

如果说“斯文中不乏干练,沉稳中闪烁睿智,低调中蕴含魅力”几句话只是大致描述出了他作为2013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的外在特征的话,那么,我们还须用“笃学善思重实践,追求完美勤钻研,潜心事业获成就”这样的描述,方能让人们对专家型企业领导人的他留下更为深刻的整体印象。

他1984年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毕业后旋即奔赴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刚刚走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他,白天勤奋工作,经常主动深入工地现场,虚心向老专家、工程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和咨询,在实干中潜心学习和研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夜晚,其他年青同事选择了放松和休息,他却挑灯苦读相关专业书籍、琢磨工程设计报告和图纸。正是因为这种耐得住寂寞、持续自我加压学习的劲头成就了他:经得起喧哗诱惑,把旺盛的精力花在沉思苦钻;放得下休闲娱乐,把充沛的体力留在工地上的意志与精神,因此他很快就成长为中南院一名年轻的生产技术骨干,从项目专业负责人到设计总工程师,从专业副总工程师到专业总工程师,从院副总工程师到总工程师,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了专业技术和企业管理领导岗位。

参加工作近40年来,他主持和参与了世界首座200米级高碾压混凝土龙滩大坝、同类工程泄洪功率世界之首向家坝工程、国内地质条件最复杂溧阳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大中型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科研工作,在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建设、大功率泄洪消能控制、巨型地下洞室群建造等工程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他本着对工程设计、建设、运行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一直坚持在工程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理念,坚持针对水电工程特点将工程地质条件与枢纽结构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方法,特别重视施工现场基础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工作。在担任龙滩水电站工程设计总工程师及向家坝主管总工程师期间,连续多年,每年超过200天,多个春节等节假日坚守在工地现场,组织设计科研团队,深入一线掌握工程地质条件和现场施工情况,通过深入细致分析工作,运用水电工程新技术新方法,与工程建设业主、施工、监理各方创造性地解决了工程技术难题,龙滩、向家坝工程均提前发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及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实践经验厚积薄发的全国大师

他是我国碾压混凝土坝、地基处理及地下洞室等专业领域的技术带头人,是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领军人物之一。承担的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520亿度,约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20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000万吨,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

他担任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龙滩水电站设计总工程师10年,负责组织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招标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工作。作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联合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织开展了“龙滩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和“MgO混凝土筑坝关键技术在RCC重力坝建设中的研究及应用”等工作,在碾压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材料特性、碾压混凝土层面抗剪断特性、大坝体型及材料分区、高碾压混凝土坝渗流控制和高温多雨环境下的快速施工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提出了中国特色200米级高碾压混凝土筑坝的理论体系和设计施工技术,推动了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跃居世界领先水平。

他组织开展了“龙滩水电站进水口蠕变岩体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加固处理研究”、“陡倾层状围岩巨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组织设计系统仿真理论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等,提出了龙滩工程进水口高边坡处理工程技术、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及围岩稳定技术等,解决了工程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龙滩大坝被评为国际碾压混凝土筑坝“里程碑”工程,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

他还负责组织实施了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向家坝水电站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施工设代工作。他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联合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开展了“高坝深层抗滑稳定设计原则和安全度多元判据研究”攻关工作,系统研究了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设计原则等问题,提出了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失稳判别准则,在设计理论和方法上有创新,针对向家坝重力坝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提出了开挖回填、加强固结灌浆的综合处理措施解决大坝深层抗滑稳定问题;针对向家坝极其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提出堵排结合、以堵为主、控制排水的渗流控制原则及配套技术,采用水泥帷幕、复合灌浆及混凝土防渗墙等综合防渗措施,在强透水基岩排水系统中个性化设计,提出动态可调控排水设计理念,解决了坝基大渗水量渗透稳定技术难题;在泄洪消能设计中,吸取国内外类似工程经验教训,兼顾平衡“水力与结构”要求,研究提出了带高低跌坎的底流消能体型方案和设计施工技术,解决了高水头大流量多泥沙河流泄洪消能的重大技术问题,提出的新型消能工方案,丰富和发展了混合流理论,妥善解决了发电、航运与环境保护相互间的矛盾与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在国内最早研究地下厂房引水发电系统中采用变顶高尾水隧洞设计方案,解决了复杂条件下的大型尾水洞围岩稳定和过渡过程中的水力学稳定问题,并成功运用于向家坝水电站。

作为中南院溧阳抽水蓄能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主管总工,他主要负责组织该项目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和重大技术方案、重要技术措施的决策。面对恶劣的岩层条件,在此修建抽蓄电站好比在豆腐里面打洞,这一切都需要他精心组织工程总布置方案,并对推荐方案进行决策。针对富水、Ⅳ类围岩为主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洞群稳定问题,他率领团队提出“超前排水+柔性护壁+喷锚支护”的设计原则,解决了建设难度居国内已建蓄能电站之首的洞群开挖支护难题,确保了工程运行安全;组织了开展复杂地形和料源条件下高面板堆石坝稳定和变形控制的技术研究,明确了“坝基地形综合改造、面板底部支撑新结构、坝体双增模区”的技术方案,使得大坝沉降变形控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库盆防渗体系研究方面,他提出采用土工膜结构层级划分、三维复合排水网垫层、土工膜与结构系列连接型式等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工作水头52米的全土工膜可靠防渗。

他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经验丰富,学术成果丰硕,负责设计研究的龙滩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及多座抽水蓄能电站等工程,科技创新成果突出,创造性地解决了技术难题,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及其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在我国水电水利工程领域的学术水平得到广泛认可,参加和承担过国家“九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工作,担任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负责人。合作出版了《重力坝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分析》、《工程渗流理论研究与实践》、《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与研究》等多部专著,主编和参加编写了《水工设计手册(第2版)》第10卷《边坡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及第5卷《混凝土坝》;承担了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电力行业标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溢洪道设计规范》、《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等制定、修订工作。

 

冯树荣说,他将继续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指引,以更加强烈的担当、更加务实的举措,在中南院的平台基础上全面开启人才强企战略新征程,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新的力量、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