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农业智能信息处理和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制高点,着眼于国际农业精准测控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期待李道亮和他的团队为我国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投身农业机械化,探寻农村振兴之路
李道亮的家乡垦利县位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不同于其他三角洲地区的丰饶,这片土地曾被称为“山东的北大荒”,它成陆时间短,海拔低,因而土壤盐渍化程度极高,“晴天白茫茫,雨天水汪汪。鸟无枝头栖,人无树乘凉”一度是这里真实的写照。1971年,李道亮就出生在这片盐碱地里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那时的垦利农村很贫穷,李道亮的童年记忆被窝头占满了。“李道亮父亲患有肺结核,很早就失去了农村高强度劳动的能力,无论是种地还是家务,担子主要由母亲来担。李道亮母亲特别勤劳,那个时候说家里有几个劳力是好事,她反而让几个孩子去上学,反复教育他们‘穷人的孩子要想有出息,只能上学,这对李道亮影响很大。”
因为吃不饱饭,李道亮长得又瘦又小,等到升入高中体检时,才知道自己的身高只有1.52米。他笑着说:“那时学习的初衷也很简单,就想离开农村,能吃上白面馒头。”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待,成绩优异,顺利考入大学。然而,看到儿子选择的专业,母亲却傻了眼:农业机械化。
“李道亮的母亲想不通,选农业类的专业,难道以后继续当农民吗?”李道亮却说:“贫瘠的盐碱地,还有母亲因为过度操劳被压弯的脊背,就像是烙在我心上的画面。考出去,我会摆脱这样的画面,可是我改变它了吗?我是农民的儿子,这个事实不会改变,如果农民的儿子都不为改变农村落后现状而努力的话,农村、农业什么时候才会真正进步呢?”为了改变千千万万个相同的农民家庭,让辛劳的母亲们挺起脊梁,李道亮不顾劝阻,坚持选择农业机械化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他想探求一条农村振兴的路。
就这样,李道亮1990年从东营市垦利县考大学到山东农业大学,1994年从山东农业大学考研究生考到中国农业大学,之后一直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完硕士、博士。1997年毕业之后他选择了留校,一直从事精细农业系统、人工智能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2001年9月晋升副教授,2003年10月32岁的李道亮破格晋升教授,之后一直投身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中。
到访欧洲,被欧洲农业现代化深深震撼,投入水产智能化研究
1998年,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李道亮,偶然地参与到一项名为“鱼病诊断专家系统”的国家原“863”项目中。这一集合了各种鱼类疾病定名、病症、病状、病因、防治方法等内容的专家系统,将原本研究农业机械化领域的李道亮正式引入到了水产智能化研究的领域中。
参与欧盟项目的李道亮先后到访比利时、挪威、英国等国的农场。在这个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欧洲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其软硬件一体化养殖已形成规模,由此带来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极为显著。这也让他意识到,在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仅靠软件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打造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养殖系统的硬件“缺口”必须补上。
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沿袭装备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李道亮打破了原本“只做一件事”的研究惯例,以传感器、生长模型、智能机器人及战略研究“四位一体”的思路,构建团队全面发展、助力智慧农业的新格局。“四位一体”简而言之就是要“看得到”“搞得清”“做得快”“走得动”。
2019年,集合四个方向研究成果的“水产集约化养殖测控技术装备”为李道亮赢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荣誉。对于“打头阵”的传感器,李道亮综合考量了成本和精准程度,让传感器“有用”且保证普通养殖户“用得起”。同时重点实现投饵机和增氧机的数字化,通过设定最佳的开关增氧机和投饵时间,形成了针对不同品种的最优化养殖,为养殖户量身定做通过智能手机实现实时监测、远程调控的云养殖系统。
这一项目,推动了从过去的经验养殖到数字化养殖的转变,在实现产量、养殖密度、经济效益的提高的同时使损耗、风险和劳动强度大幅降低。据评估,借由此项成果,仅螃蟹这一品类,其养殖密度可提高20%左右,用药量降低60%,每年可综合节约1500元/亩。2020年开始,鱼菜共生智能工厂技术基本成熟,在工人不进入渔场的情况下,实现由设施、机械、装备、机器人完成从巡检、增氧、投饵、日常管理直至收获的全部作业流程。“既养鱼又种菜”,每立方米水体养100公斤鱼,每亩可产20吨菜,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既高产、高效、优质,又绿色、健康、营养。为中国碗盛中国粮的大食物观,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这一项目产品已经遍布国内主要水产养殖省市,拥有9项参数的传感器产品更是出口到25个国家。从国内到国际,李道亮团队的成果,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
在此基础上,李道亮进一步提出鱼菜共生的无人渔场概念,力求在远程化+数字化技术成熟的条件下,逐步实现无人化的作业方式,即没有任何人进入渔场的情况下,实现由设施、装备、机械、机器人完成从巡检、增氧、投饵、日常管理直至收获的全部作业流程。
此外,要兼顾循环经济,同时做到“既养鱼又养菜”,并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把控,让两者都实现“无添加”式的有机生长。经初步估计,其养殖密度为100kg/m3,预计年产量为300吨鱼、180吨菜,仅鱼的产量即可达到传统养殖方法的10倍。据李道亮介绍,未来5年,团队将会通过技术拓展和实践,把植物工厂、工厂化养鱼、循环水养鱼集成为系统高效的体系,为无人渔场真正的市场化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不忘初心, 26年坚守科研一线攻坚克难,让“一人能养百吨鱼”成为可能
从1998年开始鱼病诊断专家系统的“偶然相遇”,到2010年江苏宜兴“物联网里养螃蟹”的“扎根一线”,再到2022年“鱼菜共生智能工厂”“精专研究”,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李道亮在水产养殖先传感和智能处理领域的研究道路上走过了25年。针对我国水产养殖业面临的粗放、低效、环境恶化、病害频发等产业问题,李道亮一直把传感器国产化、传统养殖装备数字化和平台网络化作为攻克目标,将科学研究从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他不忘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初心,一直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始终围绕国家渔业数字化的需求和产业需要,面向数字渔业技术前沿,面向池塘养殖、陆基工厂养殖和网箱养殖的主战场,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带领团队穿梭在实验室与渔场之间,不断攻克水产养殖物联网领域前沿和瓶颈技术。探明了溶解氧、氨氮等养殖水体参数电化学、光学在线检测新机理,突破了实时补偿校正与智能变送技术,创制了9种水质参数在线传感器,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解析了复杂养殖条件下无线网络信道多径衰落自适应机理,研制了7种水产专用无线采集器、控制器,填补了国内产品空白;研发了水产养殖智能决策模型和云平台,引领了产业发展方向;创制了数字化陆基工厂循环水处理成套装备,构建了池塘和陆基工厂养殖精准测控技术体系,带动了行业技术进步,推动了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
李道亮特别重视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结合,不仅要科学研究上在世界发声,技术和工程又要在产业发力。李道亮带领的团队先后设计并实施了全国最大的四大数字渔业工程。2012年在江苏宜兴实施了连片50000亩的池塘养殖物联网工程,实现了工程化池塘河蟹养殖从经验向数字养殖的跨越,人民日报以“物联网里养螃蟹”进行了专门报道;2014年为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设计了全国最大的周长400米的特大围网养殖数字化工程,中央电视台《超级工程》等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2019年开始广州南沙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无人渔场,总投资达6.07亿元,开启了无人农场在渔业领域的探索,南方农村报进行了报道;2020年在重庆九龙坡与重庆农科院一起构建了全国规模最大的鱼菜共生智能工厂,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CCTV17我爱发明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李道亮带领团队通过技术拓展和实践, 把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和智能温室集成为系统高效的种养复合体系, 成功实现了“一人能养百吨鱼”。
牢记使命,科研反哺教学,坚持把成果写到大地上,躬身一线培养创新人才
李道亮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25年来坚持科研反哺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出了研究生的“四步”培养法:第一步传授文献查阅分析方法,确定科学问题和研究题目,深入掌握国际前沿;第二步讲授创新研究方法,把做世界第一人作为设计解决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根本动力;第三步讲授试验与开发技能,对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室和现场试验验证,鼓励论文写在大地上;第四步,专题论文写作方法,把科学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进行系统归纳、提升、总结,提高系统分析、归纳、总结等综合能力。
李道亮认为“研究如果就坐在实验室里,其实根本无法掌握实际情况,不到一线,实验做得再好也不过是‘理论数据’。”所以想做他的学生,必须去农村学习实践半年,以加深对农业和农村的了解。研发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以传感器为例,因为池塘里有很多水生物,很容易形成生物附着,导致无法工作,我们尝试过给传感器加上自动刷子清洗附着物;在通信方面,水面对电磁波的干扰还是很严重的,所以无线传感网络的采集器到了水里,就会发现它的频率需要调整,否则通信完全无效……”类似的“事故”还有很多,这也促使李道亮引导将工作地点从学校里的实验室搬到现场,为当地农户“就地解决”出现的各类实际问题。
先做人、再做事、最后做学问,这是李道亮一直以来的育人观点,在具体的技术层面,李道亮并不“步步紧逼”,而是指明方向并制定标准,做学生的引路者和把关人,并激励学生接纳失败,通过磨炼和失败使自己成长,学会独立解决及处理问题。李道亮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创新型农科人才,面向科学前沿和应用需求导向,将科研融入教学,大幅提升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越挫越勇的学生成绩斐然,既要在世界发声,又要在产业发力,频频发表颇具影响力的高水平论文和专著,并研发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数字渔业技术产品。
李道亮积极鼓励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科研创新,要鼓励学生打破条条框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做世界第一人”是他经常给学生讲的话。“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指导的研究生先后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和北京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0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021首届“多多农研国际大赛”一等奖(击败瓦赫宁根代表队,获得冠军)。
李道亮编写《农业物联网导论》教材,已被79所大学选为教材,深受全国同行喜爱,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他主持国家留学基金委“数字渔业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DF计划”,已录取14名博士。目前他已累计培养100多名研究生,其中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0多人,培养的博士生中已有6人晋升教授,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1人晋升美国康奈尔大学助理教授,1人获得大北农青年科技奖。
他非常注意团队建设,尤其注意青年人才的引进、培养,20年形成了“奉献、团结、勤俭、节约、勤奋、进取、求实、创新、开放、发展”20字团队文化。目前他带领的团队拥有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讲师6人,博士后及科研助理9人,博硕士研究生198人,并入选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创新团队和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级创新团队,已经成为国家数字渔业的领军团队。
砥砺前行,努力发挥智库作用,矢志不渝投身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李道亮积极参与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相关政策的制定,积极献言献策,牵头起草了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连续15年出版《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自2019年连续代表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先后出版了《农业4.0》、《无人农场》、《未来农场》等系列专著,系统阐述了中国农业未来30年发展发展目标、基本规律和发展路径,为各级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决策参考,其研究结论多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
成长于农民家庭的李道亮深知传统农业的苦和累,更能理解农业农村发展的迫切性,面对与发达国家巨大差距,李道亮认为只有通过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农村落后的面貌。李道亮希望用自己的所学、所研、所想来引领行业发展,积极打造我国数字渔业战略科技力量,用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来解放农业劳动力,为未来农场积极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力争让智慧农业在未来30年内惠及全国乡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农业智能信息处理和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制高点,着眼于国际农业精准测控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期待李道亮和他的团队为我国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