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书宁,1961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一级首席科学家,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科技委副主任,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委员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防治水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煤矿地质灾害组组长,西安市水资源学会理事长,国际矿井水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吉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国际期刊《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SCI收录)编辑委员会副主编,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家组专家,陕西省应急管理专家组专家等职务。

他长期从事矿山水害防治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实践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国家工业性试验、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创新等科研项目30余项;创新了煤层底、顶板水害防治理论,构建了“采前主动预防-采中监测预警-灾后快速治理”全过程水害防控体系,破解了水害超前预防、水资源协同保护、水灾快速治理的世界性工程科技难题,研究成果经推广应用,解放了受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3亿吨以上,为根治全国80%以上矿山重(特)大突水灾害,以及我国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28项,第二十八届“孙越崎能源大奖”(2019年)、西安市首届“市长特别奖提名奖”(2020年)、西安高新区年度十大创新人物(2011年)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专家。

传承:求知若渴、躬耕不辍,在艰苦磨练中砥砺前行

时间回到1984年,在祖国的大西北,兰州大学校园里,一个来自陕西蓝田的年轻人独自一人坐在毓秀湖畔葱郁茂密的国槐树下。阳光透过树叶,洒下了点点光辉,斑驳的叶影照在了他眉头紧锁的脸上,时间仿佛停滞了一般。他的脑海中一边是校系领导的留校“命令”,一边是自己理想职业的召唤。大学老师的岗位,意味着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但在这勤学苦读的四年时光里,“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及“勤奋、求实、进取”的精神已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这个在校园中沉思的年轻人就是董书宁。

喜欢读书看报的他,早已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能源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作为“工业的粮食”,在快速开发利用的同时,面临着严重的矿井地质灾害威胁。时值我国工业爆发式发展时期,工业经济发展如果缺少基本的能源供应,将会处于“贫血、失血”状态,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落地实施。因此,急需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地质类专业人员。

在老师“励精图治,学以报国”的教诲下,在众人的不解当中,他将水文地质书本装进行囊,毅然决然地前往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地质勘探分院(现:西安研究院)报到,投身我国煤炭工业建设的浪潮之中。

工作之初,作为现场技术员,他跟随我国煤矿水害防治领域人称“四大金刚”的李金凯等经验丰富的大专家、老师傅们一起,参加各类矿井水害防治项目。在寒风刺骨、滴水成冰的荒野里,在冬冷夏热、棉衣当被的帐篷中,在随风摇曳、对影成双的烛光下,对知识的渴望驱使着他从书本里、实践中,甚至是老师傅们的闲谈中汲取经验,点点滴滴刻印在自己的脑海里。

经验随着时间一点点累积,面对现场的诸多困难,“学思践悟”的思想一直指引着他勇毅笃行,躬耕不辍,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一次现场方案讨论中,他提出了与多数人不同的观点。在大家对他的年龄和经验的质疑声中,他秉烛夜读、奋笔疾书,用整整一个通宵重新推算了设计方案中的几项重要参数,用详实的设计报告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现场专家们的高度认可。老师傅们评价他:“这小伙子不仅灵性,还很有韧劲!”

也正是这股韧劲,让这个求知若渴的“小伙子”,得到了众多专家师傅的指点,充分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精神品质和宝贵经验,先后主持或参加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国家工业性试验、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创新等科技攻关项目。此外,他还先后负责或参加了峰峰、邢台、邯郸、焦作、淄博、元宝山等众多矿井水害防治技术咨询服务和工程项目。在首都机场停车楼抗浮桩工程中,破解了低温条件下旋喷桩施工的技术难题,推翻了标贯值N>30时为旋喷“禁区”的论断(实际最大标贯值N=116);首次把“准三维”方法应用于矿区水文地质参数模拟计算、将长锚索用于公路边坡治理工程。寒来暑往、天道酬勤,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一步步成长为推动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大专家”。

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引领煤炭地质保障技术发展

时间来到1999年,得益于现场多年的基层锻炼和扎实工作,年仅38岁的董书宁已成长为煤矿水害防治领域小有名气的专家,任职西安研究院副院长。也正是这一年,全国国有企业转制正式吹响号角,西安研究院从科学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大后方被推向了市场经济浪潮的最前沿。未来该如何发展?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 

时代从不会停下脚步等待观望者与犹豫者,只有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作为当时分管经营、直接和客户打交道的副院长,面对严峻的形势,他深知要转观念、抓机遇、求发展,坚定地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市场营销龙头作用,紧盯客户需求,以解决煤炭行业重大科技难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流的科技创新成果与市场对接”。因此,他积极配合时任院长,和班子成员一起狠抓科技产业建设。这一发展理念上的重大转变,让西安研究院在追逐市场经济浪潮的过程中获得了生存制胜的关键法宝,顺利渡过了转制带来的阵痛期。

进入新千年,我国国民经济开始迅猛发展,作为支柱产业,我国煤炭工业进入大发展时期。为了稳固西安研究院在服务我国煤炭安全开采地质保障领域“排头兵”的位置,按照“将科研与市场对接”等一系列改革发展思路,西安研究院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全面向煤矿安全生产领域进军!

2006年,董书宁担任西安研究院院长后,从抓发展战略、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入手,以抓企业规范化管理为切入点,使各项管理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全院上下以引领煤炭科技进步、支撑煤炭安全高效开发为使命,以解决煤炭地质勘探及煤矿安全领域的重大疑难科技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并重,在煤炭资源综合勘探、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矿山水文地质与水害防治、钻探装备研制、地球物理勘探和绿色矿山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等领域,进行了长期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发出了一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质保障技术和装备,解决了煤矿在勘探、基建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和行业口碑,赢得了专家学者和市场客户的一致好评。

在积极推动发展理念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即便已经成长为行业“大专家”,他依然不忘在专业上提高自己,先后攻读并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多年的工作经验、敢于尝试的胆识和魄力,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性地提出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思路,解决了行业痛点、难点问题。在煤矿带压开采、突水预测预报、底板水害超前区域治理、矿区水资源评价与优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尤其是在底板承压水导升高度的确定,突水系数的灵活应用,突水危险区计算圈定,比拟法在突水预报中的应用等方面贡献显著。

石炭—二叠系煤是多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的重点,但煤层以下发育有极为富水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威胁煤矿安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和一些煤矿企业技术人员开始探索利用注浆方法,将隔水层进行加固或者将含水层改造成隔水层,避免水害的发生,但是由于注浆钻孔均为穿层施工,有效孔段短、盲区范围大,改造效率和可靠性较低。这一技术难题,国内外并没有成熟可靠的经验可以拿来借鉴,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基于他和团队关于奥陶系灰岩顶部风化充填段具备阻水性(可作为区域改造注浆层位)的这一重要发现,2009年前后,他提出了利用顺层定向长钻孔超前区域治理煤层底板水害隐患的革命性理念,发明了煤层底板注浆加固水平定向钻孔施工方法,开发了集束型定向钻孔群高效注浆新工艺,采用西安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煤矿井下千米定向钻机,在实践中实现了底板水患的超前区域治理。定向长钻孔有效孔段率由常规钻孔的15%提高到85%,消除了注浆盲区,平均注浆量比常规钻孔提高5倍以上,改造效率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技术应用10年来,累计解放受到底板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量达到3亿吨。

2010年3月1日,神华骆驼山煤矿发生重大突水事故,接到神华集团和国家煤矿安监局的紧急抢险救援通知,他带领专家技术人员以最快速度赶赴抢险救援现场,全力以赴投入抢险救援工作。仅用31天就完成了突水巷道的封堵,创造了世界采矿史上同等条件下注浆堵水用时最短纪录。

他多次亲自领队或组织团队参与我国矿山事故抢险救援。面对每一次的抢险救援任务,他都视作西安研究院应尽的社会责任,“我们不计成本、不惜代价,集众所思,聚众所能,全力以赴”,他这样回答。也正是有一批像他一样专业技术过硬、将煤矿水害防治视作己任的专家,西安研究院才能在国内外树立起煤矿防治水的“金字招牌”。

了解董书宁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口头禅,“我这个人很好说话,也很不好说话”。日常生活中,他平易近人,谦逊和气;工作和学术上,他求真务实,严谨细致;尤其是在原则问题上,他“从不让步”。作为博士生导师,他给自己的研究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学问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含糊”。在学生们的眼里,他既是慈祥的,又是严厉的。也正是得益于他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经他指导培养的20多名硕士、博士已经有多位成长为我国煤炭地质保障领域的学术和技术骨干。

十余年弹指一挥间,正是凭着他与团队的坚持,研发形成的煤矿井下千米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煤矿重大水害防治与快速抢险关键技术分别获得了2012年和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十年来,他与团队获得的省部级科技奖励多达二十余项。

新征程:深耕传统、拥抱未来,谱写绿色智能发展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煤炭资源开发每年造成大约60亿吨的地下水流失,我们煤炭人怎样既保障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又保护好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董书宁不止一次的问自己。对此,他坚信“治保结合、治用结合”一定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必由之路。

围绕这一理念,早在2013年他就带领团队开始了煤矿水害防治与水资源保护协同技术的研发。至今,顶板水控制疏放技术、水库旁帷幕保水技术、底板灰岩超前区域注浆改造(保水)技术、露天煤矿连续墙帷幕保水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和成果已经在全国20余个煤矿区推广应用,减少了大量的水资源流失。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明确指出“要共同抓好黄河流域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

作为学术带头人的董书宁,坚定地提出“必须转变发展思路”, “鄂尔多斯聚煤盆地是黄河流域中段的核心区域,贡献了全国三分之一左右的煤炭资源。尽管这些年我们煤炭人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远远不够”。依靠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契机,作为牵头人的他,联合长安大学成功申报了“黄河流域中段矿区(煤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智能开采是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和煤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方向。煤炭开采,地质先行,为配合智能开采,他积极推进煤炭地质保障技术体系转型升级。2017年以来,他倡导并先后搭(组)建煤矿水害防治远程服务云平台、透明矿井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所、西安研究院“深圳研发中心”等,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国内外最新成果,实现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煤炭地质保障技术的加速融合,打造智能开采时代煤炭地质保障技术的升级版。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征程的帷幕就此拉开。站在承前启后的时间关键点上,过往和今日的影像交织在董书宁的脑海。面对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时代召唤,面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与产业变革带来的新使命、新需求,他表示,“获得杰出工程师奖不是终点,我将和团队一道守正出新、行稳致远,为国家能源安全稳定和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