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工学博士,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战略科学家,废旧塑料资源高效开发及高质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合成树脂协会降解树脂分会会长、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改性塑料分会主任、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会长、中国《塑料工业》杂志主编以及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校外导师;荣获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奉献奖、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1996年以来,李建军紧紧围绕新塑料高性能化、废旧塑料循环再生、塑料智能制造等塑料这一核心领域持续深入地开展了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工作,带领金发科技打造推出了系列创新塑料产品,并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建筑等领域,带动了相关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作为金发科技首席战略科学家,2015年提出了并构建了金发科技“13551”全球创新体系的研发战略,制定2025金发科技千亿销售收入的目标,并进行战略分解与落地,使得金发科技销售收入从2015年的157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402亿元,6年增长156.34%。同时推动了由金发科技牵头的全国第二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的顺利落地,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搭建了平台。

他主持并参与国家省部市级重大科研项目9项,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等,研究成果共获得国家省部市级奖项12项;独著合著论著12部,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国家行业标准50余篇,获专利授权80余项。

 

投身新材料,立志改变中国塑料工业落后面貌

上世纪60年代,李建军生于四川遂宁。这座古城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温润平和的气候滋养了他,也将敢为人先、达观向上的精神融进了他的骨血。他从小就喜欢化学,中学时的化学课对他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认为它严谨、精密又奇妙。那时的李建军并没有想到,有一天化学会成为自己的研究“工具”——通过化学的方法产生新材料和提高材料性能。

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20世纪中叶,高分子材料实现大普及、大发展,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重要的基础材料,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高分子时代。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中华大地万千学子得以展示才华、践行抱负。为顺应时代需求,李建军决心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深耕,并于1979年9月考入北京工业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毕业工作几年后他考上北京理工大学化工系,师从中国阻燃材料实验室主任、世界知名阻燃材料专家欧育湘教授,随后又拜入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旭光教授门下开展博士研究,研究含能材料。本硕博十年求学生涯,李建军像海绵一样不断汲取知识,锤炼出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研究能力,再得名师指点,为他今后的科研与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李建军博士毕业,到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继续开展含能材料研究。其实早在到北理工上研究生之前,他就已在军工厂和大学工作多年,储备了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在多年历练中,他愈发感觉到市场需求的重要性,“枉顾市场需求的研发,终将遇到瓶颈、难以突破”。

尽管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可以享受到安稳、平静的科研环境,但李建军骨子里的奋斗精神让他不甘于此。“新时代的中国需要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研究,更需要将研究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转换能力”,李建军决定“下海”,决心改变中国塑料工业的落后面貌。

彼时正值南方经济高速发展,在同学金发科技董事长袁志敏的盛情邀约下,1996年8月,李建军南下加入金发科技创业团队,投身到塑料国产化、高性能化和再生循环事业中。从此,他与金发科技,与中国塑料工业发展紧紧连接在一起。

 

紧盯市场需求,攻关高性能塑料研发与应用

当时的金发科技还是一个初创企业,李建军既要肩负起技术研发的重任,还要承担营销工作。从一线科研工作者到创业者,身份的转变给他带来新的挑战。“科研院所里的研究员与企业的工程师,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工程师必须更关注技术的产品化和产品的商品化问题,一眼关注技术、一眼盯着市场,以评估产品方案是否能满足市场和客户的要求。”在与业务交流过程中,李建军逐步形成了市场意识,他认为,国家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应该做什么。

上世纪末,国内塑料处于自给率低、高度依赖进口的状态,导致以塑料为主材的家用电器价格高昂。质优、价优的国产电器用塑料,是当时的市场上急需的材料之一。

针对这一局面,李建军带领研发团队大胆创新、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成功研发出适用家电的阻燃材料,最终突破了进口瓶颈,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进口替代。如今,金发科技的阻燃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家电行业,阻燃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金发产品在高峰时期的供应量可占当期国内家电行业需求量的90%以上。

以家电用阻燃材料为开端,李建军带领团队继续开发出了具有协同效应的新型环保阻燃体系,阻燃材料品类涉及PP、ABS、PBT、PC、PPE、PA及其合金等上百个品种并实现了产业化,从根本上扭转了国外热塑性阻燃材料一统天下的被动局面,且以优异的性价比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带动了国内塑料加工、电子电器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到21世纪初,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脚步加快。从整车进口到整车制造,我国进入整车制造的爆发期。塑料是汽车行业实现安全、节能、环保的重要基础材料,需求量暴涨。

但在当时的中国,车用塑料面临着汽车安全应用数据缺失、轻量化水平不足等诸多问题,大量依靠进口,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当时用于汽车骨架、仪表盘、保险杠等30多个部件的改性塑料,性能要求非常高,国内生产还是空白,只能高价从国外进口,国内汽车厂家不仅要承受高价,还常常处于等米下锅的状态,太被动了。”

为满足市场对车用聚丙烯材料的需求,改变依赖进口的局面,2000年起,李建军带领团队开展了“汽车用高性能环保聚丙烯材料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团队解决了多个长期困扰聚丙烯材料性能提升与应用的难题,在5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多项技术创新和突破,不仅研发出了具有高表面屈服性能的耐划伤聚丙烯车用新材料、适用于汽车内饰件的低挥发与低气味改性聚丙烯材料,还突破关键技术难题,在我国首次实现了超高强度的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产业化。

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鉴定:该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了我国汽车用聚丙烯材料的技术进步,为促进我国改性高分子材料与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13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就这样,李建军带领团队紧盯国家需要,紧抓市场需求,一步步走到今天,与同仁们一道形成了金发科技的改性塑料、新材料、绿色石化和医疗健康四大板块,成长为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

 

践行国家战略,布局废旧塑料与生物降解塑料

2021年10月16日,金发科技作为全国首家塑料行业企业发布了企业碳战略与行动计划,表示到2030年企业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比减少30%;在2030年生产绿色塑料100万吨,回收废旧塑料100万吨,生产再生塑料100万吨;在2060年前根据国家发展要求实现企业碳中和。

这一承诺,在国内外“禁塑令”的纷纷落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不仅展现出金发科技在废旧塑料资源化利用领域超前布局的前瞻意识与厚积多年的实力,更凸显了其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积极践行国家战略的担当有为。

近年环保意识、循环理念深入人心,但作为科技工作者,李建军早就敏锐意识到废旧塑料资源化对于塑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提前落实了相关部署。2003年,他开始研究废旧塑料资源的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并于2007年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废弃电子产品外壳塑料的无害化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开发出了五大关键技术——废弃电器产品外壳塑料的快速鉴定与分类技术;低成本、高效回收废弃电器外壳塑料、粉碎技术和熔融造粒技术;废弃塑料的高性能化技术;废弃电器塑料回收共混改性料的耐老化技术;废弃电器塑料回收料改性产品产业化连续规模生产的过程控制技术和动态控制技术。

基于这一课题,金发科技最终形成了改性HIPS和改性ABS两⼤类5个牌号的产品,打破了国外废弃塑料环保回收增值利⽤的技术壁垒,使国内废弃塑料回收从简单低效、污染严重、附加价值低的模式,转变成快速、⾼效、环保、⾼附加值的回收处理模式,实现了从废塑料到高性能材料质的飞跃,为废旧塑料行业实现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全球减塑、减碳行动提供了新思路。

作为废旧塑料资源高效开发及高质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建军承担了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构效关系的废杂塑料包装物绿色循环与高质利用技术及示范”。项目由十个单位共同参与,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王琪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三位院士指导,针对快递包装、一次性餐饮具、纸塑铝复合包装、聚酯包装等四类塑料包装物在回收利用时存在的污染重、分选难、收率低、制品品质差等问题,通过研究构-像关系、构-效关系,突破智能分选、绿色清洁、高质再生及高值再利用等关键技术,形成绿色循环和高质利用成套技术并示范,建立了可复制推广的商业化创新模式,实现了废杂塑料包装绿色循环和高质全利用。

治理塑料污染、实现低碳绿色循环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李建军认为应该一手抓废旧塑料回收治理,一手抓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应用,从源头上减少塑料污染。在他的积极推动下,金发科技在生物降解塑料的布局更早于废旧塑料综合利用。

早在2001年,金发科技就开始布局生物降解塑料市场,如今已是亚洲最大、国际第二的生物降解塑料供应商,形成了支柱品牌ECOPOND系列产品。金发科技旗下子公司金发生物完整掌握了聚合、改性及终端应用核心技术,产品产能和销量仅次于德国的BASF。ECOPOND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已通过全球权威认证,其降解性能获得欧洲EN13432、美国ASTM D6400和澳洲AS 4736生物降解测试认证。与同类产品相比,ECOPOND系列产品具有明显优势。

目前,金发科技已完成年产21万吨生物降解聚酯生产能力的建设,产品辐射亚洲地区,远销欧洲、美国、澳洲、南美、非洲等二十多个海外国家或地区。并正在建设80万吨生物基材料生产基地。此外,金发科技还牵头和参与了多项生物降解塑料领域的相关标准,涉及生物降解改性料、生物降解地膜、生物降解吸管等多类产品,包括《聚酯基完全生物降解地膜料》《吹塑薄膜用改性聚酯类生物降解塑料》等,规范、引领了整个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

 

创新步履不停,探索塑料行业数字化转型

李建军笃信创新的力量,他明确表示:“作为从创新中获益的企业,我们视创新为我们的核心动力,创新使我们从行业的追随者成长为领先业界的引领者之一。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

多年来,金发科技在创新这件事上下足了功夫。

资金方面,“十三五”期间,金发科技以占主营业务收入4.17%、总额54亿的科技研发投入,大力支持创新,支撑了多项先进聚合物材料关键技术的突破及落地转化,完成了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等多个领域的布局,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及产业链条延伸。

平台方面,金发科技建立了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体,以市场为龙头、以省级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可实验室、产学研合作中心为依托的自主创新体系。这些平台,将金发科技与科研院所、高校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使金发科技成为技术、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聚集地。

人才方面,截至2022年年末,金发科技聚集了1名海外院士、6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名研发领衔院士、157名海内外高级专家,以及上百名博士、正高副高职称人才。他们都是金发科技实现持续创新的源泉。

而李建军本人,也始终保持着向上的热情,坚持在基础理论与技术革新中投入心力,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论研究,笔耕不辍,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阻燃苯乙烯系塑料》、《阻燃塑料手册》、《聚合物改性原理》等12本学术著作,以期为青年工作者提供基础、指明方向、带来启迪。

也正是基于在创新上的长期积累与投入,金发科技才完成了从研发单一电视机背板阻燃材料,到拥有改性塑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等7大品类,服务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家知名企业的扩张,实现了在改性塑料新材料领域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腾飞,一步步向着“做全球最优秀新材料企业”的愿景迈进。

面对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浪潮,李建军也在积极探索塑料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近年,通过深入分析金发科技现有研发、生产及检测流程,研究智能制造技术中的工艺仿真、射频标识、自动化、传感器、机电控制、移动通讯、数据库平台等现代技术,李建军带领团队采用基础标准平台、模块化建设和柔性连接的方式,帮助金发科技建设了国际领先的高端工程塑料制造数字化工厂,实现了生产过程全智能化升级,将研发、物流、制造、品质、服务等主要环节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国际领先的高端工程塑料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和综合信息平台。

李建军始终相信,新材料是人类一切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创新驱动、技术引领的金发科技必将为社会提供更加多元的产品,推动新兴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全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此次荣获“第五届杰出工程师奖”,李建军高兴且感激,他表示“杰出工程师”的荣誉,是对其多年来在工程技术方面工作的肯定,也是对金发科技的认可。“我很荣幸能在金发科技多年的发展中发挥一份作用,也希望可以继续发挥余热,为企业、为行业做贡献。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我们会继续发挥工程师精神,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件事,为国家新材料的未来发展献力献策。”年龄渐长,容貌已变,但初心未改,踏遍千山仍少年,那个立志改变中国材料行业的李建军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