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得者

龙伟民,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中机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总经理,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焊接协会理事会副会长、钎焊材料设备及工艺分会理事长、机械总院集团二级首席专家。

他长期工作在科研生产第一线,历经30多年拼搏和追求,带领团队从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工程应用到体制机制探索追求全程创新,坚守科技报国初心,担当创新引领发展使命,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培育一群优秀工程师、创建一系列国家级工程技术平台、推广大量先进适用工程技术。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行业特/一等奖3项;先后荣获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原学者、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和郑州市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020年5月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称号。

 

潜心钻研 来之能战艰苦创业

1989年7月,龙伟民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造工程系毕业,带着名校优秀毕业生的光环从北京赶到郑州,到原机械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报到。对被分配到焊接室,他感觉有些失落。在校期间他学的专业方向是计算机集成制造,在焊接领域自己像是一个小学生。但这份失落很快就转化为刻苦钻研的动力:他在焊接室刘泽勇研究员的指导下发奋努力,一年内几乎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来自学,完成了金属物理化学、焊接电源、焊接结构、焊接工艺及设备、金属焊接性、焊接检验等12门焊接专业课。入职当年8月在武汉出差期间,正是蚊虫肆虐的季节,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休息,他一个人在路灯下看书到凌晨1点多,被蚊子叮了满身红包却浑然不觉。

肯学、肯干的年轻人很快成为技术骨干被委以重任。1991年,龙伟民就主导签下了当时合同额最大的技术开发合同,为一家兵工厂设计焊接生产线,并主持整条线的设计工作。5个月内,他和其他几名同事完成了3600多张图纸的设计工作,仅其一人就承担了12张总图设计、1200多张零部件图纸设计和全部图纸的审核工作。从那时起,连续几天不离开办公室似乎就成了他的工作常态。同事们已经习惯了他不舍昼夜地趴在图板前,他们悄悄地把方便面和蜂王浆送到他的身边,给这位完全沉浸在任务中的战友提供温暖的支持。

1993年初,郑州机械研究所组建钎焊材料技术开发部。龙伟民被钎焊组清一色共产党员的锐意进取、踏实苦干精神所鼓舞,毅然加入了这支创业队伍。从无车间、无设备、无资金的“三无”状态咬牙做起,他跟随当时的老领导、老专家一头扎进几间简陋的平房和自己搭起的简易大棚,清晨讨论设计,中午跑废旧市场买材料,下午和深夜加工组装,几年内硬生生自制出80多台套专用设备。回忆起那段经历,龙伟民笑称,正是那几年大大磨炼了自己的手上功夫,让他变成了车铣刨磨样样拿手、焊割修装招招过硬的“老师傅”。

论起创业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龙伟民的团队里有着太多的故事可讲:车间未建好的时候,设备就放在大棚下面,赶上下雨,一群人就得用塑料布来捆扎,甚至把身上的雨衣脱下来包裹设备。新钎料开发工期紧,使用的焦炭炉又落后,工作环境烟熏火燎。龙伟民身先士卒,用60斤重的钢钎捅风眼、抬160斤重的铜水包、涂耐火泥、加焦炭,每项工作都抢在前边,和炉前工打成一片。寒冬时节应邀去客户工厂解决工艺难题,大雪封路,人迹罕至,近在眼前的火车站龙伟民在雪窝中跋涉了两个多小时,到了工厂又直接进车间工作,一整天只吃一碗方便面……。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龙伟民的奋斗精神格外有感染力,一支敢打仗、能打赢的技术和生产“铁血小分队”日渐凝聚而成。

 

战之能胜 重大项目勠力攻坚

龙伟民对于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有着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带着这样的精神,他带领团队在一个个重大项目中果断亮剑,斩获了令人钦佩的佳绩。

1999年10月,龙伟民到北京恩布拉科解决钎缝泄漏率高这一困扰我国钎焊界多年的难题。该项目的技术关键和难点在于影响泄漏率的因素多达18个,一组试验需要同时测量记录18组动态数据信息,得到一组参数必需的原始数据超过1000个,以当时的条件定量研究几乎不可能。也正因如此,此前仅恩布拉科就邀请国内外专家40多人次前往支招,并进行过多次专家会诊,始终未能攻克这一顽疾。针对冷热交替间歇振动等特殊工况下复杂表面和材料状态对泄漏率的影响,龙伟民开创性地用数理统计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将表征工艺特征的参数分为3组进行方差和协方差分析,结合工艺试验,很快有效降低了泄漏率,获得了恩布拉科巴西技术总监“Wonderful!Wonderful!”的迭声赞叹。

2002年,龙伟民率领团队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的子项目——超导线圈盒的钎焊任务。针对热核聚变试验要求的超低温(-269℃)、超高真空(10-5Pa)极端环境,他发明了红外-感应-还原弧耦合加热、相变梯度控温和变频-调幅振动超声破膜驱气等国际领先的技术。当年年底,项目进入现场攻坚阶段,模拟件焊接的钎着率始终不令人满意。挑战逼人,使命逼人,龙伟民从北京出差回到郑州,处理完公司事务,家也没回就连夜赶往芜湖现场,跟同事一起爬上爬下,就如何进行焊前涂覆、动态加热、高频激振等问题提出新的方案,并设计了完善的模拟试验。方案实施当天钎着率获得突破性提高,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这个项目中,他带领团队相继成功焊接了 17 个纵场线圈,目前热核聚变超导线圈盒已在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 15 年,为我国不断做出国际高水平、极有影响力的物理实验成果提供了关键支撑。在这一项目的经验基础上,他又主持开发出极端环境服役工件的高可靠钎焊技术,助力我国承担ITER 磁体支撑部件制造任务的顺利推进,为和平利用核能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09年12月,某研究所在北京郊区进行雷达地网铺设时,由于环境的原因,地网线发生严重开裂。多行业、多专家大诊断后认为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也没有单位肯接这个烫手山芋,因为谁都没有把握在限定的半个月内完成任务。龙伟民深入分析原因后,做出了系统谋划,并果断签下协议。他在车间召开战前动员会,挑出39名员工组成突击队,一边加紧试验、制订工艺、制作工装,一边开始生产。他带头吃住在车间,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成功地将铜线断裂比例降到了前期的百分之一。问题解决后,产品成功应用于超大地网,保卫着首都和国家的安全。

 

持之以恒 推动创新打破壁垒

 习近平总书记向科技工作者指出,“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对此,龙伟民深有领悟。他像是一位遇强则强、永不退缩的斗士,越是有压力越是有创新的动力。

2006年,欧盟RoHS指令开始实行,中国出口到欧盟市场的电子电器设备产品限制使用铅、汞、镉等有害物质,其中镉含量的要求是低于100ppm。中国家用电器出口商要保住欧盟市场,势必进一步提高对供应商的要求。作为国家钎焊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如果不能带头响应协议,中国家电业将直接从国际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海外贸易壁垒再次成为倒逼技术创新和生产管理提升的动力源。经过一波三折的努力和挑战,郑州机械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完成了技术攻关,2007年11月拿到了对电子电气产品中所含危害物质要求更严格的HSPM证书,成为国内焊接行业第一家、制造业领域前几家拿到此证书的企业;解决了无镉钎料的成分设计难题,提出“无毒绿色钎焊材料及钎剂”,被列入我国“强基工程”;发明无缝药芯钎料,与传统钎料相比可减排有害物50%~80%;研制出系列无害钎料,开发出高效高可靠钎焊工艺,“钎料无害化与高效钎焊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绿色焊接”这场艰苦战争表面上是被贸易壁垒的苛刻要求逼出的“绝地反击”,事实上却是龙伟民长期持续探索和系统创新的结果。从上世纪90年代,他就提出了“绿色焊接”的概念,并第一次作无镉钎料大会主旨报告。他一直高度关注传统钎焊过程危害健康、污染环境、能耗低等行业问题,不仅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也致力于推动绿色焊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并由此获得“绿色制造科技进步奖”技术创新一等奖等荣誉。

 

传承精神 东海之滨再铸铁军

 “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在2020年5月29日给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回信中如此写到。

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的30多年里,龙伟民一直被郑州机械研究所和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的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鼓舞着。他清晰地记得组织对他的培养教育,记得前辈们对他的言传身教和殷切关怀,记得同辈们的互相理解和互相支撑。他坚信,和谐的团队精神是最宝贵的财富。他坚定不移地传承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的精神,在获得一系列的肯定和荣誉之后,立志于建设更高、更宽广的平台,为国家机械工程领域培育更多的人才。尽管日常工作极为繁忙,他身体力行倡导营造学习型团队,带头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常年为青年技术人员做技术讲座,以“学术沙龙”的形式与年轻人进行学术讨论,并定期捐出款项投入公司的图书馆建设。在他的带领和激励下,团队内年轻人成长迅速,其中1名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名入选“中原千人”,1名入选“河南省杰出人才”,1名入选“河南省杰出青年”,2名入选机械总院青年“百人计划”,100多名青年技术骨干成为一流企业的中坚力量。为了推动团队与国际接轨,他还带头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吸引国际顶尖人才前来交流,同时为响应国家号召,打造“绿色高效钎焊技术及应用”国际培训班,重点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科技人才。

2016年,龙伟民在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曾填《满江红》一词抒发豪情:“今夜秣马铸吴钩,明日扬帆破碧波。蟾宫桂,代代襄大举,终将折!”巧合的是,2019年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落子宁波成立中机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龙伟民被任命为总经理,被赋予“打造机械总院扎根宁波的先进制造产业技术创新基地、产业孵化基地,助力长三角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战略布局”的新使命。一如两年多前的预言,他果然要在东海之滨的暖风中扬帆破浪,踏上新的创业征程。

这一次,龙伟民的信心更足。他感受到浙江省为创新创业人才营造优越环境的热情,也感受到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人才建功立业的渴望。他将打造一支新铁军,以科技创新和艰苦奋斗作为战无不胜的武器,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