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军,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河南省沼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生物质能源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专家、河南省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首席科普专家。

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30余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第4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项等国家级项目;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项,中国沼气学会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普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学科专业创新设计竞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先后在《Biotechnology Advances》、《Bioresource Technology》、《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Renewable Energy》等国际知名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一区期刊15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已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完成专著4部,起草河南省地方标准4项。胡建军一直从事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研开发能力,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所完成的课题大都与国家及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促进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应用。

 

勤勉好学  持之以恒

良好的学习态度决定一个人的学习成绩,生活环境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品质,胡建军自幼生活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河南省罗山县,铸就了他自身踏实苦干,勤勉好学的性格,为今后的求学之路打下基础。多年以来,他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坚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高考报考志愿时,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深深影响了胡建军的志愿选择,由于自幼生活在艰苦朴素的条件下,能够亲身体会生活底层农民的辛苦。因此,他毅然选择了河南农业大学,想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使广大农民也能够在通过自己的辛苦耕耘,提高生活质量。本科毕业后,他选择了参加工作,以此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心中仍然对学习、科研抱有极大兴趣。1998-2005年期间,他在工作中丝毫不放弃自己的学业,在别的同事都在安于现状、享受生活的喜悦时,他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天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继续自己的求学生涯。三年后,当同学都已凭借高文凭、高学历奔赴高薪工作岗位的时候,他又坚定求学热情以及投身科研的决心,以优异成绩考取大连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继续开启科研道路上的探索。

2009年胡建军放弃企业的高薪聘请,回到自己的母校河南农业大学,投身自己喜爱的科研和教育工作。工作中他仍不忘科技服务人民的宗旨,积极投身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旨在改变农村用能问题。同时,他还积极投身培养“新农人”的教育事业,不断为农村能源发展培养新生力量。他主持的“能源动力硕士创新培养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为“新工科”背景下的新农人的培养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他就是这样一个不满足于现状、勤勉好学的朴素科研工作者。就像他自己说的“科研的初心是服务于人民,农业的初心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醉心科研  硕果累累

胡建军与所属科研团队致力于可再生能源新技术开发,打造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实现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新突破。

在完成的国家重点推广项目“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中,他作为第一负责人设计和监理了省科技厅已验收的河南省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工程32个,其中2个被评为优秀样板工程,解决了近3万农民生活用气问题,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他主持完成的“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热效应与能量传输过程的研究”,提出了最佳的热能传输状态、热能传输控制方法和降低反应器能量消耗的途径,鉴定结论为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提高系统的有效能,降低对常规能源的消耗,加快生物制氢的规模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他主持完成的“沼气提纯制备车用燃料工艺技术研究”,开发了氧化铁固体脱硫、加压水洗和可再生的钠基吸收剂干法吸收相结合的工艺流程来提纯沼气,鉴定结论为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了沼气的转型升级,促进了秸秆的高值化利用。

他主持完成的“生物质热解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燃料过程中传热传质研究”,利用沼气重整生物质燃气技术,分析了物料传热传质和重整反应等过程之间的内在规律和相互作用,为生物质燃气合成二甲醚工艺参数的选取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他指导研究生完成的“大中型连续式生物质光合细菌制氢成套装置”,采用光谱耦合原理,利用滤光器过滤出光合细菌产氢主要利用波段光源,增强了光通量,提高了系统光传输效率。以太阳能为热源,优化设计了太阳能集热及自动控制装置,为系统提供热量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设计竞赛特等奖。

他作为核心人员完成的国家“863”计划项目“生物质光合制氢技术研究”提出了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过程中光谱耦合和热效应理论,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合生物连续制氢试验台,为我国氢能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作为核心人员完成的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农业废弃物能源化预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在生物质粉碎特性、冷成型机理、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及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突破,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作为核心人员完成的“农业废弃物双元循环多联产资源化技术及应用”,提出了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相耦合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双元循环理论,发明了基于沼气沼肥联产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相耦合的分析方法,创建了农业废弃物燃料化、肥料化和基料化于一体的“三化”协同多联产技术体系,研制并推广应用了适应不同区域特征及用户需求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多联产系列装备。成果整体水平上达到国际先进,在系统㶲效率和增加天冬氨酸含量等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产业进步和乡村振兴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潜心教育  培育人才

胡建军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倡导创新思维,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依托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行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模式,在本科教材的层次之上把握教学内容,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本科教学;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入门引导作用;使课程变为学生愿意学、容易学的课程;教给学生学好各门课程的方法;帮助学生解除学习过程的疑惑;培养学生形成解决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工程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方法。先后获得河南农业大学教学名师、河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河南农业大学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河南农业大学科教服务三农先进个人、河南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胡建军积极完成机电工程学院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5个专业(方向)的建设工作和核心课程讲授。先后承担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制冷技术、工业炉窑等本科生主干课程,工程热物理进展、新能源理论与技术、可再生能源创新技术等研究生创新课程,年均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13人,负责《热工综合设计》等课程设计,完成相关课程教学实践、生产实习等,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成为河南农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

他承担全国首开课《工业炉窑》的教学任务,编写了首个教材讲义稿,在《科技信息》上发表了相关教研论文,获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撰写的教研论文“国家级特色专业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核心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受到国内农林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作为副主编撰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燃烧学》,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可再生能源工程教材使用,被评为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积极参与机电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系的建设工作,圆满完成了国家级农业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可再生能源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河南省精品课程、本科生卓越工程师培养等建设任务,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首批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省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在线开放课程、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均已获批,促进了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牢记使命 回报社会

作为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他牢记职责与使命,带领团队做好我省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科普活动工作,将科技知识普及于众,让科技创新引领社会价值取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让科技成果受惠于民,服务于民。他被授予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称号。

在河南省西峡县“生态型沼气发酵气肥联产科普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他提出建设性意见并给予技术支持,科普基地的建成对西峡特色产业乃至县域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河南省汝州市参与建成了年产5000吨规模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基地并定期带领团队成员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依靠科研助农增收,同时解决了秸秆焚烧对环境污染的问题。作为核心成员制作了太阳能光合-厌氧联合制氢科普视频,并建设了10m3太阳能光合-厌氧联合生物制氢科普基地。通过科普丰富了人们生物制氢领域的基本原理与知识,扩大了科技成果的影响力,为推动氢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行动诠释科技力量,自信诠释中国力量”,胡建军一直以此激励自己。科研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唯有夜以继日的行动,方能不断超越自我;唯有坚如磐石的自信,方能焕发无限活力。在科研之路上,要将家国情怀置于心中,要将中国建设为世界强国为己任,牢记科技报国的初心,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伟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