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兆祥表示,未来他将一如既往,牢记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将自身的专业优势发挥到极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仲兆祥,1979年出生,博士,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博士毕业十三年来,仲兆祥始终如一地奋战在科研一线,主要从事功能膜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坚守着“一尘不染”的信念,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寻求创新,以实际行动用“气体净化膜”还世界“一片蓝天”。他带领研究团队以高效气体净化膜材料为核心开发了高效气体净化膜成套装备。新型气体净化膜的设计、制备和工程应用项目被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双疏型膜材料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一技术成果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迄今为止,仲兆祥和团队已在中石化、恒逸石化、京博石化等企业建成了100余项示范工程。

新冠疫情期间,他和团队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研发的新型过滤材料——纳米蛛网仿生膜来替代熔喷布,生产出高性能“膜法口罩”,有效缓解了市场熔喷布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为中国、世界贡献出“抗疫智慧”。这些“膜法口罩”陆续应用到上百家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和生活中,有些还翻山越岭、飘洋过海,捐赠到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意大利膜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合作单位。

 

“气体净化膜”领域新星的诞生:国家需求大于个人兴趣

这些年,空气净化膜的研究让仲兆祥拿了不少奖,承担了多个项目,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等。它们被整齐地摆放在仲兆祥办公桌对面的橱窗里,“看到科研可以服务于人民更好的生活需求和国家更高的发展战略需要,我倍加珍惜这些荣誉,也更加注重对创新的坚持。”回顾这位“气体净化膜”领域璀璨新星的诞生历程,正是这句“国家需求大于个人兴趣”产生的深远影响。

仲兆祥表示,能义无反顾地步入“气体净化膜”领域地研究也是源于两弹一星元勋榜样的力量。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受命研制氢弹的时候,已经在研究理论物理方面颇有建树,如果继续研究,完全可能在理论物理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对此,于敏表示,虽然研究氢弹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爱国主义压过兴趣。结果,于敏隐姓埋名28年,研制出了中国的氢弹。在研究生涯的重要的路口,仲兆祥与他的榜样于敏做了相同的选择。2007年,博士毕业那时,仲兆祥的研究领域还在膜反应器领域,后来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的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会转战到“气体净化膜”方向。“当时我的导师徐南平院士和邢卫红教授基于对工业实践的前瞻性考虑,建议我去做气体净化膜。”一边是导师的期许,一边是自己热爱的领域,犹豫些许的仲兆祥毅然接受了建议,“国家需求大于个人兴趣”成为他的座右铭,激励着他在气体净化膜这块新领域摸爬滚打十余年。

“粉尘都落在脸上”,仲兆祥对2008年第一次去北方某钢铁厂的记忆尤为深刻,“当时国家对企业污染气体排放的标准较低,企业对污染气体排放的意识也很薄弱,我们的研究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科研进展也比较缓慢。”往后的几年里,PM2.5问题在我国越来越突出,气体净化膜的研究才逐渐地迎来了“春天”。也正是在这几年里,仲兆祥开始在空气净化方向的研究道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突破了空气净化膜规模化制备瓶颈,开发的技术应用了100余项烟气净化工程,累计净化废气超过1800亿标立方,减排超细粉尘2700余吨,服务了国家大气污染超低排放战略的实施。

 

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服务战略需求、解决重大问题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此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努力做到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仲兆祥和团队的工作重心就聚焦到哪里。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他不仅时刻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更落实到行动上。当被问到科研工作目的是什么时,他这样说道:“当前,各种评价机制,各种帽子,各种排行榜盛行,很多高校教师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是发论文,还是做产品,无所适从。我觉得,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民生活需要才是我们的工作目的。”

在工业化生产中,气体净化膜可以用于烟气除尘、粉体回收、气固相反应等过程,帮助企业实现低排放和资源回收利用,在化工与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等工业以及环保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前制约膜技术在气体净化领域应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膜透气速率低,二是吸附污染严重。”仲兆祥和团队成员研发的空气净化膜不仅破解了上述难题,还将这一技术规模化应用在了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废弃物焚烧等烟气净化,催化剂、钛白粉、染料等高附加值超细粉体产品回收领域。“企业出卷子,我们来回答。”仲兆祥说。越来越多的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为研究团队指明了方向,研究团队以高效气体净化膜材料为核心开发了高效气体净化膜成套装备。2017年,新型气体净化膜的设计、制备和工程应用项目被认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双疏型膜材料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一技术成果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迄今为止,团队已在中石化、恒逸石化、京博石化等企业建成了100余项示范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高应急处突的见识和胆识,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挑战,化解危机。2019年12底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暴发,给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应对危机能力带来极大考验。在1月29日南京市政府召开防疫物资供应主题会议上,南工大采用膜材料替代熔喷布的思路受到认可,要求立即开展攻关、尽快量产。这时,仲兆祥意识到自己临危受命,责任非常重大,尽管任务艰巨且困难重重,他和团队还是坚定不移地挑起重任。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利用团队研发的新型过滤材料纳米蛛网仿生膜来替代熔喷布,生产出高性能“膜法口罩”。这种膜无需加静电,过滤效率可达99%,同时还能水洗和酒精消毒,有效缓解了市场熔喷布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疫情最严峻时期,学校严格控制进入,仲兆祥和团队成员每天跟学校申请进入实验室做各种口罩性能测试,期间受到他的号召,课题组好几个在南京的毕业研究生也积极加入了进来,为打赢这场抗疫之战做出了贡献。产业化放大过程需要购买仪器设备,当时高速公路全部封闭,辗转多条路径都难以到达厂家,但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最后请防疫部门开具介绍信才得以通行。最终成功攻克了可重复利用膜材料口罩的规模化生产难题,在3月初开始了口罩的大规模量产。疫情期间,膜材料共制备口罩超过3000万只,提供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市秦淮区疾控制中心等数百家单位疫情防控,并捐给意大利国家科研院、美国过滤协会、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等国际合作单位。相关事迹被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科技日报等数十家媒体报道。

 

立德树人,育国之英才: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仲兆祥深知大学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并在践行立德树人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他先后获得南京工业大学“教书育人竞赛先进个人”、南京工业大学集团奖教金、2次获得南京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生论文“优秀指导老师”、2次获得“南京工业大学精英九思奖”等奖励,还获得了第十六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并曾应邀在江苏教育台《今日科学》栏目作科普讲座。

在科研育人方面,他分享了两点体会。“一是通过多个途径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作为博士生导师,他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为研究生树立学术诚信方面的正面形象,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帮助学生养成恪守学术规范的习惯。他还鼓励学术自由,加强学术交流,为研究生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并且积极鼓励研究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尊重研究生的质疑和反对意见,为研究生积极提供交流机会,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本领域前沿的国际国内会议,掌握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仲兆祥课题组每年选派优秀研究生赴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知名高校交流,近距离感受世界一流高校的科学精神,培养研究生对科学精神的向往和追求,并内化为从事科研工作的行为规范。课题组多位毕业研究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如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攻读博士或做博士后研究,培养的多名学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如美国通用公司、陶氏化学、法国液空、中石化等,受到学习和用人单位好评。“二是面向重大需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严峻,PM2.5等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了巨大危害,急需开发高效空气净化膜材料。针对工业烟气和室内空气的净化,课题组开展了新型空气净化膜材料设计、气固分离过程模拟与装备设计、室内空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等特色研究方向,即丰富了气体净化膜理论基础,又解决了实际应用需求。指导的研究生参加南京市科技论坛、江苏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国家节能减排科技大赛、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比赛等,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奖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仲兆祥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现了科研工作者在疫情面前的应有担当。他总是勉励自己的学生,多跑企业,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把理想树立在蔚蓝的“苍穹之上”,把根基扎根在深厚的“土壤之中”。

 

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仲兆祥始终坚定“国家需求高于个人兴趣”的信念,在成绩面前,他不骄不躁,保持着科研工作者严谨认真、谦虚谨慎的精神和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向社会展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伟大的爱国精神、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纯粹的人格魅力。他表示,未来他将一如既往,牢记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将自身的专业优势发挥到极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